第四章 回家(1 / 3)

加入书签

张老站与门口看着王胜的背影慢慢的远去,赞许似的不住点头,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到“王君真是越来越出se了,自从上次出事养伤到现在,就好象换了个人似的,不但人越来越有礼貌,就是这xing子也是越来越沉稳了,这还真是老天保佑啊”一直到王胜的背影在也看不见了,才转过头来,嘴里还哼着乡间哩曲,慢慢的走进了门监里面。

当王胜进入东院门口,眼中豁然开朗起来,东院可是比西院大的多,院内粉墙朱瓦,看不到一点西院那种衰败的景象,院正中又种植有一棵大桑树,枝叶耸出墙外,远远的望去,如一冠盖一般,每当起风的时候,枝叶乱动,响声不绝,就象是谁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曲一般。

而在那株大桑树下,一个少女正在忙着什么,粗布长裙,身材瘦小,那身衣服上,如仔细观察,甚至可以看到上面打的几小块补丁。

当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时,少女转过身来,一张小小柔弱的脸,略显苍白,见到是王胜,顿时脸上溢出一抹淡淡的红晕,但很快就被满脸的喜悦所替代,开口说到“公子回来了”眼神中满是温柔(这要说明下,本人没查到汉代童养媳对自己待嫁男子的称呼,暂时只好以公子称呼,如以后查到在改,当然如有书友知道也望告知下,谢谢)

王胜微笑着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将手中所买的礼物交到少女手中后说到“柔娘,辛苦你了,我长期在县衙办差,家里多亏你的照应,来,你看看,这是我专门给你买的胭脂水粉,你看看喜欢不喜欢,如果不喜欢我在去给你换换”

在这个世界里,王胜的家就在县城里面,虽然位置有些偏远,但还不算太差,这房子早年也是自己哪个便宜老爹辛苦多年才买来的,一个两进的四合院似的建筑,分东西两院,大门开在西院,虽然以前也曾经辉煌过,不过眼下略显破旧,又显示了这户人家的颓败。

这就是王胜出身的地方,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自从穿越来之后,差不多半年的养伤,都在这里。

西院大门口虚掩着,内中有一个小小监房,坐着一老者,这就是王胜家唯一的仆人,虽然说是仆人,但多年在一起生活,王家已经把其当成自己家里人一样。

老者本姓张,名叫张成贵,早年也是个苦哈哈出身,二十年前因为去塞外贩货,半途碰上马贼劫道,被砍去一条臂膀,险些丧命,后被王胜的便宜老爹所救,虽然命拣了回来,但由于被马贼砍了一条臂膀,生活上也没了着落,王胜的便宜老爹怜其可怜,特地将他收了下来,让其在自己手下打杂,好混口饭吃。

而这张成贵也是个感恩的人,一直是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后来王胜的老爹去世,家道衰落,生意也更着一落千丈,以前所雇佣的人都相继离去,只有这张成贵一直不离不弃,始终不愿离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年老爷有大恩与我,现在老爷去世了,我怎么能在主人家有难的时候离开呢。

“不不,只要是公子买给我的,柔娘都喜欢”少女一边把王胜的礼物紧紧的抓在手中,一边脸上布满红晕的说到。

这位少女就是王胜的童养媳,在汉末,由于灾难频发,瘟疫横行,底层人民的生活越发的艰难,但婚丧嫁娶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童养媳也开始流行了起来,大致的意思就是,男方不必出大笔昂贵的聘礼,而女方也不必出陪嫁,双方都可以大大的节省开支,所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事,就是大汉朝的一些边远地区。富户门为了节省开支也有把自家女儿送去当童养媳的。

就这样,张成贵一直呆在王家,始终保持着一个当仆人的本分,就算王胜ri后当上县吏也不改自己的初衷,这在王胜的母亲李氏看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老王家也没把这张成贵当外人,一直就把他当成一个家里人一样。

当王胜走到大门的时候,在门监里看见他回家的老张忙从监门中走出,迎接到“王君回来了”那充满老人斑的脸上,满是喜悦的表情。(对于君的称谓,汉代比较广泛,一般是指对于有学识的儒生和官吏的的一种尊称)虽然在王胜穿越后也曾经让这位老人改改口,叫他名字就行,但这位老人确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并说道王胜是老王家这么多年来出的第一个当官的,身份何等尊贵,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坚持自己的叫法,久而久之王胜见劝不过来,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王胜对这位重情意的老人家一直是比较尊重的,看见张老出来后,忙微笑着说到“今天不当值,所以回来看看,不知家里可还安好”

“好,好,家里一切都好,就是老夫人比较想念王君,这次王君休沐回来,正好可以好好的看看老夫人”

“这是应该的,母亲大人辛苦将我养大,这多ri不回家,心中也还是蛮想念的,既然如此,张老,那我就进去了”王胜一边说着,一边进入大门,象东院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