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伏羲的传说(1 / 2)

加入书签

相传,大约距禽6500年的时候,由伏羲、女娲(wa)所拥有的一支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远祖。后来才有炎帝、黄帝繁衍子孙,一代又一代地延续至今。

在伏羲时代,有过天崩地裂的灾害,据说是由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才安定下来。

在女娲炼石补天的日子里,伏羲时常守候在黄河边,观察水文变化,提防洪涝灾害!

黄河水,像是从天下倾泻下来,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突然,一个浪头冲腾过来,活像一条出水的巨龙,一往无前;又像一匹飞奔的烈马,跃向空中!只见水花四溅,星星点点!伏羲简直惊呆了,心中受到极大的震撼!

自黄河那龙马奔腾震撼伏羲的心扉以来,他久久不能忘怀!眼睛一闭,那黑白相间星星点点水浪花,仿佛在描摹一种奇特的图形!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妙极了!

伏羲将烧灼河图那张斑马皮视为珍宝,用绳系好,悬挂在自己起居之处,左看右看,百看不厌,他老是觉得玄妙莫则!

这一天,伏羲右侧身躺在卧具上,正全神贯注地观望河图。突然,一阵狂风刮过来将斑马皮硬是翻了个面,倒立起来,顿时,伏羲瞧见了一种绝妙的巧合。

河图四方的亮点居然如同嵌在两道左倾的斑纹里。并且,这两道斑纹像正反两个箭弓,又把河图中间五个亮点夹在斑纹椭圆形的缝内。伏羲猛地跳下身来,拿了一块他备用的红粉石,在大石板上将自己刚才看到的图形描摹下来,然后,除中央5个亮点外,仿斑马纹用线条将亮点圈起,圈进的数字为1与9、3与7;接着,凭记忆与思考,将暗点也圈起,圈进的数字为6与4、8与2。这样,一组阴数,各自相加和数值为10;而且分别体现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像两对交尾的鱼。

伏羲习惯地“噢”了一声,将自己的目光投向那只双耳彩陶壶上。因为壶上的纹饰大体是两条头尾相接而互回的鱼(今有人称为双龙),能帮他在比较中思索。

伏羲进入紧张的思考中,他时而瞟一眼石板上的画图,时而望一眼彩陶壶上的纹饰,沉默了许久许久……

有一天,他找来一张斑马皮,用火石打火,点燃一截枯树枝,将那星星点点的水花印象按方位逐一记录下来。

伏羲终于茅塞顿开,捡起红粉石在另一块石板上画了起来。他的创意是,依据两条仿斑马纹圈内所提供的数字,进行了规整:

由于居左上一组的阳鱼拥有阳中大数(9)与小数(1);居右下一组的阴鱼拥有中大数(8)与小数(2),这两条鱼又有阴阳互回的态势,便画成两条头大尾小相互咬合的鱼。

由于居左上一组的阴鱼头部数值(6)小于与其交尾的阳鱼头部数值9),而尾部数值(4)大于阳鱼尾部数值(1);居右下一组的阳鱼头部数值(7)小于与其交尾的阴鱼头部数值(8),而尾部数(3)大于阴鱼尾部数值(2),便画成两条头小尾大的鱼,并表达阴阳交尾的方向与态。

按金生水、木生火的原则,由于居左上一组阳鱼代表金的数值(9)大超过阴鱼代表金的数值(4),而代表水的数值(1)远远不及阴鱼代表水的数值(6),相对而言,阴鱼的生水量远不及阳鱼的生水量;居右下一组阴鱼代表木的数值(8)大大超过阳鱼代表木的数值(3),而代表火的数值(2)远远不及阳鱼代表火的数值(7),相对而言,阳鱼的生火量远不及阴鱼的生火量,因此,居左上一组的阴鱼、居右下一组的阳鱼,不仅头小尾大,并具有交尾态势,而且要从能量上与头大尾小的阳鱼、阴鱼相区别,必须将它们画得很小。

伏羲创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在中国古籍中都有记载,千百年来,人们都将这美丽的故事传诵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