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难以长久(1 / 1)

加入书签

总结;屯卦强调创业时期的艰难危险,警告我们对创业困难要有思想准备,不要轻举妄动。同时又提示只要小心谨慎,积极努力,耐心积累,分享成果,一定会成功。所以张载说:易为君子谋,卦辞中每有贞凶之占语.,其义乃在戒人固守正道,防备凶咎。系辞下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dd>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骑着马团团转,哭泣得血泪涟涟。怎么能够长久呢?现实的生活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祥和,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欺强凌弱、世态炎凉、尔虞我诈,会让你泪流满面、伤痕累累(泣血涟如)

“涟”是落泪。“上六”阴柔,却上升到极点,已经是日暮途穷的时刻。与下卦的“六三”,同属阴爻,不能获得应援,以致陷于进无可取,退无可守的绝境;因而忧惧,血泪涟涟。事情发展到了极点,这个时候还要兴师动众,大张旗鼓的行动,致使四马并行,步调错乱(乘马班如),其结果造成悲伤哭泣,泣血不止的下场。那你就要谨慎从事,不可再兴师动动,要低调处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在经商上不能大干,只可小本经营,方可获利。因为得到了他人的大力支助,在升学之上不可骄傲自大,应沉着应考,方可考出好成绩。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是会受益匪浅!也是“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实写照。这句爻辞也是说明了抢婚制度;一群人乘马飞速而来,不是来抢财产的形:抢亲的人骑着马儿飞速而去,山路上留下一串可怜的哭声。

我们说说古代抢婚的事情;所谓抢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抢的方式来得到婚姻对象。关于通过抢夺的方式获得婚姻的对象;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曾广泛流行于各民族的婚姻发展史中,就是在当今社会众多民族的婚姻习俗中我们也很容易见到其残存的痕迹。

定亲后,双方无力筹办婚事,经媒人商定后,予以抢夺成亲。新娘在约定的地点,如在河埠头洗涤,此时男方派三四个男青年,在新郎带领下,用衣衫将新娘罩住,由新郎背着就走。新娘佯哭,新娘家人佯追。如有人围观,以放鞭炮告知事情的真相。一到新郎家,即在已准备好的堂前举行拜堂礼仪。亦有非新娘所愿抢亲的,为避免新娘乱抓乱咬,即将新娘反背着,至家,强迫成亲。说说太康失国的故事;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几位有为君王,后人称他们为“五帝”。后来因为有个叫后禹的人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年迈的舜就依照惯例把权位禅让给禹。

于是后禹成了继五帝之后中原最大的首领。后禹虽然功高,但私欲也重,他在世的时候积聚了大量财富,拥有奴隶千百,牛羊无数。他的家族——夏后氏一族成为无人可比的贵族。禹年老后,本还是打算依照禅让制度将首领地位传给叫作皋陶的大臣的,可皋陶不幸早丧,未能即位,禹于是又打算禅位于发明了凿井技术的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后启却依仗家势,提出“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再由家族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他排挤掉了伯益,自己取得了部落联盟中的最高权位,并强迫各部落臣服于他,还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号,从此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后启得到权位后,便设宴款待各个部落的首领,希望他们对自己的地位给予肯定。但自古以来施行公天下制度,有能者居之,而启现在提出个家天下的世袭制度,使得王道更替,各族部落首领对此颇有不满。其中的有扈氏以“王道由天定,非人所能改”为由,拒不出席宴飨。结果后启大怒,发兵讨伐有扈氏,双方大战于甘,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族人全部被杀。这时众部落首领意识到了事态的轻重,于是不敢再有异议。后启这才在各首领中建立了威信,使得各方首领此后称臣于夏后氏。后启封这些部落首领为诸侯,令他们的部落为诸侯国,各诸侯国以夏后氏的地位为尊,并且每年要向夏后氏进贡牛羊粮食和奴隶,从此建立了一种以强力制国的国家的制度。由于一种新的制度建立,统治者依靠自己的势力强迫奴隶为他们劳动,一时间社会的生产发展得很快,夏王朝也很快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长,情势很快又发生了逆转。启晚年生活奢侈,终日沉迷于歌舞声色之中,朝中政事不修。后启死了之后,王室内乱。既然是“家天下”了,权位当然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了。但启的儿子有五个,究竟该由谁来继承呢?结果谁也不肯让步,于是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权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后,不但没有改善朝政,反而变本加厉,终日田猎无度,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有人向他进柬,劝他以天下百姓为重,要他勤于政事,可太康却对此置之不理。

加上之前夺权斗争造成的内乱,朝中众臣对夏后氏很是失望。这样,太康逐渐失去了民心,给一些觊觎权位已久的诸侯有了可趁之机。有一日,东夷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就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时,领兵拦截了太康的归路。太康见此状况,惊慌不已,吓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但他哪里逃得掉,后羿乃是当时闻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张开大弓,于十里之外将太康射杀。太康一死,后羿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中的权位,得以号令诸侯。太康失国,皆因为他不顾百姓,只图自己享乐,使得王道不正。而可悲的是,后羿得位以后,居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辙。后羿自持善射,以为天下无人不服,便对自己的言行不加丝毫约束。他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后来,在他的亲信中有一个叫寒浞的,此人诡计多端,早想除掉后羿取而代之。他知后羿目中无人,于是伺机暗杀了后羿,自己当上了国君。可怜这“家天下”的夏朝,才传了两位君王,权位就落到了外姓人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