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惩戒蒙味(1 / 4)

加入书签

“不利为寇,利御寇。”这句话不与前面的“击蒙”连接的话,好像在说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在社会上收到欺骗后产生的觉悟只能增加自己的防范心理,而不能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个时代,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就是强盗,不管你是什么身份。

这个时代是平等时代,就是社会地位人人平等,一切不平等都该取缔。

吕蒙在孙权劝告下,勤奋读书去其蒙昧无知,成为吴国大军统帅,还一举打败了蜀国名将关羽的故事,可解此爻爻义。

故事: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意为割草伐木。充当强盗不利,抵御强盗有利。

以刚居上,治蒙过刚,故为挚蒙之象,

然取必太过,攻治太深,则必反为之害,唯捍其外诱以全其真纯,则虽过于严密乃为得宜,

故戒占者如此,凡事皆然。不止为诲人也。:“利用御寇”,上下顺也。“击蒙”和成语“振聋发聩”的意义一致,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方法;但“击蒙”的“度”要适中,过了这个“度”就有粗暴的嫌疑—不利为寇。所以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达到了这个目的,对上对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了—“上下顺也”。

爻辞的“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是说在敲击振聩蒙昧时,千万不宜过急过激,不然将激化矛盾,反而酿成仇寇;但如治理蒙昧得当,自当防止了仇寇的发生。也即是说在治理蒙昧时,千万不要导致仇寇,而要防止仇寇的发生。这是蒙卦的第六爻。击蒙,是指攻击蒙昧以去无知。寇,敌人,人丢弃蒙昧无知,就能更好地对付敌人,敌人就不易于因你的蒙昧而攻击你了。所以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三国时,吴国有位将领,名叫吕蒙。他一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孩子不懂事正常,但是因为不懂事而侵犯别人就不正常,这个可以打。如果孩子只是有自己的主见,大人是不可以侵犯的。

但是,教育孩子不是以听话为目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行要求他跟自己一样,一定不能伤害孩子的自我。

不要给孩子灌输成形的观念,孩子的观念要让他自然成形,总之要让孩子没有压力下自然成长。

教育击打,不应当作匪寇,而要抵御匪寇。说明的是我们要好好教育那些顽固不化的顽固派,彻底的将他们征服。还要看看教育方式,用的正不正。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有过打调皮学生的经历,那都是对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实在是没办法,才出吃下策。这个就要要求打的恰到好处了,有些老师击蒙的刚好,家长们反而很乐意,有些老师击蒙拿捏不适当就成了教育意义上的体罚,搞不好还会别免职。所以说,你要击蒙可以,但你要拿捏好火候,否则,即使是好事,也会被别人误认为的坏事。

击蒙即击打蒙昧,意为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下一句:“不利为寇,利御寇。”意为:不利于充当敌人(盗寇),而有利于抵御敌人(盗寇)。这句话和前面的“击蒙”不连接啊。“不利为寇,利御寇。”是在说明什么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