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纸上谈兵(1 / 2)

加入书签

师卦第五爻人生启示

从卦象上看,六五爻属于阴爻居于君位,居中不正。阴爻在君位,一般会缺阳刚之气而具备阴柔之德,不会主动发动进攻,主张和平正义,而且对待臣子很谦和,礼贤下士。在这一卦之中,肯定是有敌人来犯,所以属于正义战争。臣子们非常拥护六五,作战热情很高。这里关键的就是六五能不能知人善任了。

对于六五的爻辞,《象》是这样的解释的:“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我们看整个爻辞,前面说的是出师有名,是没有灾难的。

但是,结果却可能出现灾难,不是因为出兵错误,而是用人不当造成的。委任有德长者统帅军队,因为能居中恃正,行为有法度,结果必然获胜;若委任无德小人,则会运送着战死者的尸体,大败而归,说明用人不当,必招致大败,将自食恶果。

故事: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一朝天锡佳音至,功业阶勋冠万邦。

恩成怨,怨成恩。

和合两相番,灾咎恐外生

此爻的意思是:田野中有野兽出没,适宜说明捕获的理由,没有灾难。委任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军中主帅,必将战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而回,占问的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晋景公在位的第三年,楚国国王亲自率领大军要攻占郑国。晋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出军队前往救那。

晋国大军分为上、中、下三军。苟林父担任中军元帅,先毅为副帅;士会任上军元帅,木木克为副帅;赵朔为下军元帅,弈书为副帅。另有战将赵括、赵婴、朔、韩穿、荀首、赵同、魏、荀营数十人。三军由中军元帅苟林父指挥。

荀林父为三军的首脑,但担任全军统帅时间不久,威信未立。而手下的战将,许多都是世代战功卓著的将门之后,尤其是中军副帅先,自恃数世战功,根本不听荀林父的号令。

当晋兵开发到郑国边境时,郑国已经投降了楚国。一些将领建议,救郑已没希望了,不如收兵回国。

坤为地,坎为水,地中有水。地中众者,莫过于水。师为众,部属兵士众多的意思。持正的“仁义之师”,才可攻伐天下使百姓服从,用兵胜负在于择将选帅,持重老成的人统兵可获吉祥,这样才没有灾祸。

这是师卦第五爻;田中有禽兽,糟蹋庄稼,不得已而捕捉,也要向别人说明捕捉的理由,做到出师有名--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引申义:敌加于己,不得已而战之,也要向民众说明征战的原因)。若委任君子(九二)率兵作战,而又任命小人(六三)去参与争功,就会战败,载尸而归,因战败君子虽正也难免于凶险。

利执言:是猎捕的说词,田中有野兽,也代指国家有叛乱生事的人,这些是出师的理由,所以把这些理由跟人们说清楚,属于出师有名,这样是没有灾难。委任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军中主帅,必将战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而回,占问的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六五”是这一卦的主体,阴爻,在上卦中央至尊的位置,柔顺、中庸,不会主动发动战争,祇有在不得已时应战;因而必胜,所以,用打猎猎获的野兽,象征胜利卤获的战利品。这种军队,有利于仗义执言,不会有灾祸。

“长子”比拟大人物,指“九二”。“弟子”是次子以下,比拟小人物,指“六三”“六四”。战争,祇可交由一位统帅,全权指挥作战,既然任命有才能的统帅,却又让一些小人参与,必然失败。因而,用长子统帅军队,弟子们的尸体,却用车装载回来了,当作比喻。在这种指挥不能统一的状况下,即或动机纯正,结果也是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