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泰卦总结(1 / 3)

加入书签

人生在世,必须得明白泰极否来,乐极生悲的道理。当一个人到达一定高度时,如果再往前迈半步,说不定就坠入了万丈深渊。所以,懂得顺应规律去行事,是极为重要的。著名的明成祖的“僧臣”姚广孝的一生,既有过位及人臣的地位,又有了最终的善果,就有力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乘船北上。姚广孝认为朱棣“智勇有大略”,正是心目中寻觅己久的明主,如果能助他以成大业,功名富贵,岂不一蹴而就?因此他毅然跟随朱棣北上,来到北平。

在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通统全国,雄威尚在,以子逆父,天下将不容,主意是不能往这上面打的,于是,姚广孝极力撺撮朱棣想尽办法向朱元璋表示忠心和才能,希望朱棣能直接成为朱元璋指定的继位者。

但是,北平距应天十分遥远,朱棣要想去应天,还得朱元璋批准,使者往返,又难尽己意,这对朱棣是很不利的。姚广孝建议先谋臣下,再谋近人,使君侧尽为自己心腹。朱棣听从了他的计谋,遂派姚广孝携重金收买笼络宫廷里各级官吏,连朱元璋最宠爱的妃子也被姚广孝收拢,常在朱元璋面前说朱棣的好话。姚广孝之计果然奏效,朱元璋想让朱棣继位的意思也常常表现出来。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死,皇太孙即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着手削藩。姚广孝劝燕王举兵反事。从此,燕王朱棣的军队与朝廷军队展开了拉锯战,一打就是三年。战争的胶着状态令燕王朱棣十分着急,因为朝廷统治着大部分疆域,地广人多,兵力充足,供应及时,而处于反叛地位的他物资供应常靠掠取,兵源又少,长此以往定将以失败而告终。朱棣忧心忡忡,野心渐去,姚广孝察觉到朱棣己明显不满自己了。他托病藏在家中,暗中思考着进一步的对策。

泰卦揭示的是:作为有能力的人或组织在面对天下太平的大好形势时应如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富达后应不忘周济衰弱者,作为衰弱的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天下太平的大好形势时,应礼待新生力量,不要嫉妒阻碍新生力量的成长,更不可妄为强压有益于人类的新生力量发展,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睦共处,久享太平。

《泰卦》的卦象为乾下坤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阴阳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这个时候身为君王应该掌握时机,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天地交合将会有新的事物诞生,太平盛世只有在这个时候出现。“泰:泰是通达、平安的意思。由小而大,由微而盛,比较吉利,亨通。”这个卦中上卦为坤为地为臣,下卦为乾为天为君。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天居于臣子百姓之下。泰卦告诉人们,只有以民众为本,以百姓心声为主,才可以使天下诚实的的人,越来越多,奸诈的人越来越小。为官的要坚守中正之道,官民各守其位,才可以引导百姓,达到国泰民安。

事业到达六五至尊时,很多领导者就开始享乐了,很少有再保持最初三个阶段的高尚品德的。所以就导致出现了败象。就如同开元盛世后的唐玄宗,天天只和杨贵妃寻欢作乐,重用最大的奸人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很快盛唐就一泻千里了。其实爻辞中说不可进行战争,要减少政令,但是这是在败象出现初期还有可能。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就无法补救了,因为你不主动开战,小人自己也会出来造反。到那时。就再也无回天之力,只会最终土崩瓦解,泰极否来,泰的哲学就是如何保持康泰平安,如何守业的哲学。关键就在于始终要“小往大来”,要始终怀有泰卦前三爻的高尚德行,这样就能做大做好做长久,直到六五描述的世界敬仰。想想盛唐,我们的古圣先贤是多么的伟大呀!而相反的,如果领导者不是这样。那么不仅仅到不了泰,就可能早早了丕了,想想历史上那些仅仅历经2-3代的朝代还少吗?不读易者,不可为相!领导者要警醒反思呀!

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一但洞察到某种迹象,就会联想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迹象是吉利的,那么事物的现状及其前途是和谐的是向前发展的。反之则是是令人堪忧的。

例如政局不稳的原因大多数是内环境造成的,作为管理者只有首先检讨自己的错误,才是正道。

一天,朱棣到姚广孝那里探病,一见姚广孝满面红光,颇为气愤。他质问姚广孝,自己统兵征战,何故他却没病装病,躲在家里?姚广孝听到质问,却不回答,只是回问近来战事如何。朱棣气愤地诉说了近来的遭遇。姚广孝听完,微微一笑。对朱棣说:“三年用兵,我己尽力了。尽人之力,而不能取得更多的地盘,不如放弃这个打算吧。”朱棣听说,怒气冲天:“难道你是说我该自缚家人,到应天请罪吗?”姚广孝急忙摇手,连说:“不然。”接着又问朱棣:“主公以为争得一城一邑事大还是得到江山事大?”朱棣被问得莫名其妙,“不得城邑,怎得江山?”姚广孝说:“三年来,我们在北平附近拔州克县。虽无所成,但亦无所败。朝廷昏庸,没有能力威服我们,只限于击东应东,击西应西,把大部分兵士用来防守我们的进攻。主公请想一想,应天这个大本营会有多少兵力防守呢?”朱棣听言,眼前一亮,急忙问道:“以你看来。该当如何?”姚广孝肃容而起,手指南方说:“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朱棣闻言。击掌叫绝,“你何不早出此计,今吾空劳三载!”姚广孝说:“主公此言差矣,若早趋京师。京师有备,事不可成。游荡骚扰三载,才使朝廷大兵主力悉数北调。京师空虚,故曰无此三载之力,亦无今日之功也。”朱棣顿首,急令大军南攻,假掠州县,实际上只是一战即去。朝廷军队来援,报己经离去,正自错愕,又有报朱棣大军复来矣。

自邑告命——这是一个比喻。也是一个联想。自己的城墙倒了,就是在警告管理者自己——现状不妙。明者才能自知,而迷者是不能自知的。

贞吝——事情变得如此的不如意,即使有补救的方法也是有缺陷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因既是果,果既是因)

——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无不是从内因造成的。内因,就是内政,内政就是领导者的内心之政。将自己的内心之政的失误归结为外在的原因是不自知的,进而将内部的矛盾扩大为外部的矛盾是极其错误的——错误是烦恼的根源,罪恶是毁灭的根源,错误与罪恶其实是指内心而言而不是指外部的现象,内在的才是本质,外在的只是现象

乾下坤上——顺应规律可永保泰势

广孝的“永泰”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