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1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泰卦中的“拔茅茹”是指拔掉庄稼地里的茅草的话,那么否卦中的“拔茅茹”,则是指拔掉地里的茬子。也就是秋收后的庄稼棵茬。引申之意大概有三:一是变废为宝,在“否”中寻找有利的一面,可用来烧火做饭、取暖、喂牲口。二是指拔出废物,以利耕种,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三是指总结教训,在拔茅茹过程中重新认识更重的客观规律。当然,文王父子之意绝非到此而止,他们要谈的是政治,那就是引导人们总结事物衰落的客观规律,见一叶落而晓寒秋至;总结一些国家由兴到衰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出可鉴之处。

以其汇,贞

在中国农村过去有句口头语,那就是“看那家垛大垛小,就知道勤快懒惰与否”。也就是说,能够将秋天的茅茹汇集起来,这是十分有益的事,既是生活之需,也是歇地的必要。引申之意,“汇”者,整理、归纳、综合也。要将事物衰落的过程、原因、利害进行分析,进而举一反三,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用现在的话说,那叫“错误与挫折教育了我们,吃一亏、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孔子的解释妙极了。他认为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是在于成其大业。在他看来,将秋天地里的茅茹拔掉,既是正事,也是好事;将失败的原因找出来,既是必要的,也是将来取胜的基础。文王父子这样主张,不仅自己要成为君子,而且要君临天下,其志不小也。

否卦第一爻,爻辞: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爻辞释义

茹:指根,为根茎相连的样子。以:同“及”。汇,种类。

白话;拔柔软的小草的时候,将草叶会合在一起拔;坚持下去吉利,顺利。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卦的“爻辞”,也不容易理解。这一卦,下卦的三个阴爻,就像茅草的根,相互牵连,是上下闭塞的形象。以人事比拟,就是小人跋扈,营私结党的时期。不过,这是初爻,小人丑恶的真面目,还没有显露。因而告诫,君子应当团结,坚守纯正,就可以吉祥亨通。“象传”解释,这是因为有心要保存君上。喻人事为向人君推荐贤人,而不避亲仇,只要是贤人之类,就向人君举荐。

初六,此爻居于否卦下卦坤(地)的下位,处于否卦之始,属阴爻居阳位。从微观上看,阴阳相对平衡,只需“拔茅茹,以其汇”,“拔”选拔尊重之意,“茅茹”可喻为公民大众,尊重公民大众的主体地位,汇聚公民大众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无边无疆的能量和智慧,充分发挥公民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同公民大众的血肉联系,心地纯朴、品行端正、返朴归真,贞正吉祥,亨通如意。从宏观上看,初六,上有九四、六三、六二所组成垦(山)压制,表明君子(尊道贵德之人)有心要维护民生民权,尊重民意民智,但也受外环境所迫。是有限的,暂时的,有时甚至是身不由己的,这就告诉人们要适应社会大环境,适者方能生存,要学会忍,忍辱负重,但不能迷失心中的“阳”,即使在大环境阴极盛阳极衰的情况下,也要守住做人的“阳”即守住独立的人格、思想、理性、灵性和悟性(志在君也)。绝不泯灭人格、思想、理性、灵性和悟性而成为低等动物“白猫黑猫”。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还告诉我们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回归于特殊的辩证哲理,即拔出一根青绿的茅草(特殊),可推出一大片草地要绿了,从大片草地绿了又可推知春天来到的规律(一般),反之当看到一大片草地绿了(一般)就可推知树木要发芽了(特殊)。

就如,黎明前的黑暗。必预示着日月合明的曙光必定到来。尊重人权,必预示着尊重公民大众的思想自由;必预示着尊重和保护公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必预示着“万家争鸣,万花齐放”,“中国创造”的春天到来;必预示着中国将从“以人为本”升华为“以道为本。以德为基”,走尊道贵德之路的到来;必预示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到来!此外,否卦下卦坤(地)的三条阴爻,就像茅草的根。相互牵连,是上下闭塞的卦象。就似小人跋扈,结党营私。既得利益集团垄断和把持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过,初六是初爻,小人(无道缺德之人)丑恶的真面目,还没有充分显露。因而告诫,君子(尊道贵德之人)应当团结,坚守贞正,就可以吉祥亨通。

这一爻,说明在闭塞时期,小人将得势,应精诚团结,防患于未然。

初六

谈到否卦“初六”,我们想起了泰卦“初九”。把这两卦的初爻爻辞一对比,差别只有几个字,但细细分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犹如橘与蕀,叶徒相似,而实味不同。因为泰卦志在“征”,而否卦志在“君”,前为进攻、发展、突破、夺取,后为避难、守护、退让、自保。其性质有着本质差别。当年老师告诉我们,学否卦之理,犹如以鉴整冠,要认识别人的毛病,需先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反复比较中,寻找正确的道路。切勿望字断义。

拔茅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