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范相公(4 / 5)

加入书签

章惇微微点头,这也是他们大肆开边的底气。

范纯礼摇头道:“五年内,大宋的国债最高维持在两千万贯,否则单单庞大的利息就足以拖垮大宋财赋!更无力解决朝廷赤字!”

“两千万贯!”章惇眉头一皱,按照计划明年国债就能达到两千万贯,那岂不是日后四年大宋朝堂都不能再增加国债了。

苏颂稍微计算,两千万国债每年都会都将近一百万贯的利息,这已经比当初的岁币还要多一倍了,虽然是给国内的百姓,但是已经是大宋的极限了。

“可!”苏颂一锤定音道。

苏颂无奈一叹,朝堂上下,之所以胆敢如此大规模的赤字,就是因为有皇家银行在托底。相比于皇家银行内的两万万贯存款,足以应对赤字危机。

范纯礼冷声道:“依靠国债只能是饮鸩止渴,第一次朝廷发行五百万贯国债,第二次发行了一千万贯国债,同时还发行了教育国债,如此巨大的国债加利息都需要朝廷来还,那今年呢,朝廷需要发行多少国债,一千五百万贯恐怕也不止,那明年呢?后年呢?五年呢?十年呢?就算十年后能够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巨大的债务恐怕也会拖垮大宋!”

国债只能救急,合理的利用国债自然可以收到奇效,最近一段时间,大宋连克辽夏就是最佳证明,如果将希望全部放在国债上,那只会被庞大的债务压垮。

政事堂内!

三大宰相纷纷沉默,一千万贯大宋朝堂能够还得上,再借一千五百万贯大宋朝廷也能还的上,若是日后两千万贯,三千万贯?甚至是五千万贯呢?单单其巨额的利息都让人喘不过来气。

章惇无奈点头,两千万贯的国债虽然和他预想的相差很大,但是好在大迂回战略已经向南,短时间内不会和辽夏大战,只要精打细算,也足够向西南开边。

“除了军费开支之外,想要解决朝廷赤字,那就必须开源节流,如今建设兵团大获成功,可以在厢兵中推行,裁汰老弱,最多保留十万精锐厢兵。”范纯礼将自己的计划道来。

苏颂微微点头,厢兵的确是最容易解决的难题,有了医家的蛔蒿工厂,又有了南方的甘蔗工厂,再加上青塘建设农场,都是成熟的安置厢兵的方案。

苏颂眉头一皱,范纯礼的计划自然想要让大宋武力收缩,减少财政开支,以稳定大宋赤字。

而章惇则计划继续奉行开边政策,趁机继续压制辽夏,两方自然各有各的道理,谁能胜出就能决定日后大宋朝廷的政策。

“二位大人莫要再做争论,官家让我等在此,恐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既要保持对辽夏的武力优势,又要减少朝廷赤字!而不是让二位争个上下!”苏颂朗声道。

范纯礼和章惇顿时一寂,他们都想争论是非,却忽略了官家的意思。

苏颂朗声道:“经过变法图强,大宋的赋税已经将近万万贯,一千五百万贯的国债,大宋还是能够承受的起,甚至再多一些也无妨!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财政赤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